什么鸟什么人成语大全四个字(人什么什么鸟的成语)(39个)

发布:admin2025-08-10 09:07:28 5994条浏览分类:世界杯怎么画

什么鸟什么人成语大全四个字(人什么什么鸟的成语):一石二鸟,乌合之众,人才济济,人才辈出,众望所归,伤弓之鸟,兽聚鸟散,各奔东西,如鸟兽散,寒蝉僵鸟,小鸟依人,德才兼备,德高望重,惊弓之鸟,惊弦之鸟,池鱼笼鸟,百鸟朝凤,禽息鸟视,穷鸟入怀,穷鸟归人,穷鸟投人,笨鸟先飞,笼中之鸟,笼鸟槛猿,能说会道,花香鸟语,走投无路,越鸟南栖,长颈鸟喙,飞鸟依人,鸟为食亡,鸟尽弓藏,鸟枪换炮,鸟穷则啄,鸟语花香,鸟集鳞萃,鸟面鹄形,鸟革翚飞,默不作声。1、一石二鸟 yì shí èr niǎo

释义:一石二鸟 一块石头投出去;打中两只鸟;比喻一举两得。

出处:路遥《平凡的世界》第三卷第24章:“这是个一石二鸟的好办法。”

2、乌合之众 wū hé zhī zhòng

释义:乌合之众 合:聚合;众;许多人。比喻临时杂凑的、毫无组织纪律的一群人。

出处:管仲《管子》:“乌合之众,初虽有欢,后必相吐,虽善不亲也。”

3、人才济济 rén cái jǐ jǐ

释义:人才济济 人才:指德才兼备的人或有某种特长的人。济济:众多的样子。形容有才能的人很多。济济:众多样子。

出处:清 李汝珍《镜花缘》第62回:“闰臣见人才济济,十分欢悦。”

4、人才辈出 rén cái bèi chū

释义:人才辈出 人才:指德才兼备的人或有某种特长的人;辈出:成批地连续出现。有才能的人一批接一批涌来。形容人才一批接一批不断涌现。

出处:清 李渔《闲情偶寄 词曲 格局第六》:“犹之诗、赋、古文以及时艺,其中人才辈出,一人胜似一人。”

5、众望所归 zhòng wàng suǒ guī

释义:众望所归 众人的希望所集中的(望:希望;期望;归:集中)。形容群众中威望很高。

出处:宋 陆游《贺礼部曾侍郎启》:“所养既厚,万钧亦何足言;众望所归,九迁犹以为缓。”

6、伤弓之鸟 shāng gōng zhī niǎo

释义:伤弓之鸟 被弓箭吓怕了的鸟。比喻受过惊吓,遇到一点动静就怕的人。

出处:《晋书 苻生载记》:“伤弓之鸟,落于虚发。”

7、兽聚鸟散 shòu jù niǎo sàn

释义:兽聚鸟散 比喻聚散无常。也比喻乌合之众。

出处:西汉 司马迁《史记 平津侯主父列传》:“无匈奴之性,兽聚而鸟散,从之如搏影。”

8、各奔东西 gè bēn dōng xī

释义:各奔东西 各:各自;奔:奔向。各自走各自的路,借指分手

出处:清·石玉昆《小五义》第72回:“大家撒腿就跑,各奔东西。”

9、如鸟兽散 rú niǎo shòu sàn

释义:如鸟兽散 像一群飞鸟走兽一样逃散。形容溃败逃散。

出处:东汉 班固《汉书 李陵传》:“今无兵复战,天明坐受缚矣!各鸟兽散,犹有得脱归报天子者。”

10、寒蝉僵鸟 hán chán jiāng niǎo

释义:寒蝉僵鸟 寒天的蝉和冻僵的鸟。比喻默不作声的人。

出处:清·李渔《慎鸾交·心归》:“诗朋同游胜景,怎做得寒蝉僵鸟,反舌无声!”

11、小鸟依人 xiǎo niǎo yī rén

释义:小鸟依人 指像小鸟一样亲近人。多形容少女或小孩的娇柔可爱。依:依偎。

出处:《旧唐书 长孙无忌传》:“褚遂良学问稍长,性亦坚正,既写忠诚,甚亲附于朕,譬如飞鸟依人,自加怜爱。”

12、德才兼备 dé cái jiān bèi

释义:德才兼备 品德和能力都具备。兼备:都具备。

出处:《元史 丰臧梦解传》:“乃举梦解才德兼备,宜擢清要,以展所蕴。”

13、德高望重 dé gāo wàng zhòng

释义:德高望重 道德好;声望大。多形容老年人为人好;有名望。

出处:宋 司马光《辞人对小殿札子》:“臣窃惟富弼三世辅臣,德高望重。”

14、惊弓之鸟 jīng gōng zhī niǎo

释义:惊弓之鸟 被弓箭吓怕了的鸟。比喻受过惊吓的人;遇到一点情况就惶恐不安。也作“伤弓之鸟。”

出处:《晋书 王鉴传》:“黩武之众易动,惊弓之鸟难安。”

15、惊弦之鸟 jīng xián zhī niǎo

释义:惊弦之鸟 见“惊弓之鸟”。

出处:西汉·刘向《战国策·楚策》:“故疮未息,而惊心未去也,闻弦音引而高飞,故疮陨也。”

16、池鱼笼鸟 chí yú lóng niǎo

释义:池鱼笼鸟 池里的鱼,笼里的鸟。比喻受束缚而失去自由的人。

出处:晋·潘岳《秋兴赋》:“譬犹池鱼笼鸟,有江湖山薮之思。”

17、百鸟朝凤 bǎi niǎo cháo fèng

释义:百鸟朝凤 朝:朝见;凤:凤凰,古代传说中的鸟王。旧时喻指君主圣明而天下依附,后也比喻德高望重者众望所归。

出处:宋·李昉等《太平御览》九百一十五卷引《唐书》:“海州言凤见于城上,群鸟数百随之,东北飞向苍梧山。”

18、禽息鸟视 qín xī niǎo shì

释义:禽息鸟视 比喻生活优裕而对社会不能做一点有益的事。

出处:三国 魏 曹植《求自试表》:“虚荷上位,而忝重禄,禽息鸟视,终于白首。此徒圈牢之养物,非臣之所志也。”

19、穷鸟入怀 qióng niǎo rù huái

释义:穷鸟入怀 穷鸟:困窘的鸟;怀:投入怀抱。比喻处境困难而投靠别人。

出处:晋 孙盛《魏氏春秋》:“政投原曰:‘穷鸟入怀。’原曰:‘安知斯怀之可入邪?’”

20、穷鸟归人 qióng niǎo guī rén

释义:穷鸟归人 无处可飞的鸟被迫投入人的怀抱。比喻因处境艰难而投靠别人

出处:《魏书·张普惠传》:“夫穷鸟归人,尚或兴恻。”

21、穷鸟投人 qióng niǎo tóu rén

释义:穷鸟投人 投:投入。无处可飞的鸟被迫投入人的怀抱。比喻因处境艰难而投靠别人

出处:《北齐书·元韶传》:“穷鸟投人,尚或矜愍,况诸王如何弃乎?”

22、笨鸟先飞 bèn niǎo xiān fēi

释义:笨鸟先飞 笨拙的鸟先飞起来;比喻能力差的人做事时;害怕落到别人后面;比别人先着手做事。也作“夯鸟先飞”。

出处:元 关汉卿《陈母教子》第一折:“二哥,你得了官也。我和你有个比喻:我似那灵禽在后,你这等坌(笨)鸟先飞。”

23、笼中之鸟 lóng zhōng zhī niǎo

释义:笼中之鸟 被关在笼中的鸟。比喻失去自由的人。

出处:《鹖冠子 世兵》:“一目之罗,不可以得雀;笼中之鸟空窥不出。”

24、笼鸟槛猿 lóng niǎo jiàn yuán

释义:笼鸟槛猿 笼中鸟槛中猿。比喻受拘禁没有自由的人

出处:唐 白居易《山中与元九书因题书后》诗:“笼鸟槛猿俱未死,人间相见是何年!”

25、能说会道 néng shuō huì dào

释义:能说会道 道:说;讲。形容口齿伶俐;很会说话。

出处:元 无名氏《渔樵闲话》:“但甜瓜软处偏捏。蜡枪头会道能说。”

26、花香鸟语 huā xiāng niǎo yǔ

释义:花香鸟语 鸟语:鸟鸣如同讲话一般。形容春天动人的景象。

出处:清 李汝珍《镜花缘》第98回:“云雾渐淡,日色微明,四面也有人烟来往,各处花香鸟语,颇可盘桓。”

27、走投无路 zǒu tóu wú lù

释义:走投无路 无路可走(投:投奔)。指陷入绝境。

出处:元 杨显之《潇湘雨》第三折:“淋的我走投无路,知他这沙门岛是何处酆都。”

28、越鸟南栖 yuè niǎo nán qī

释义:越鸟南栖 从南方飞来的鸟;筑巢时一定筑在南边的树枝上。比喻难忘故乡情。

出处:南朝 梁 萧统《古诗十九首》:“葫马依北风,越鸟巢南枝。”

29、长颈鸟喙 cháng jǐng niǎo huì

释义:长颈鸟喙 喙:鸟的嘴。长颈项,尖嘴巴。指阴险狠毒者的状貌。

出处:《史记·越王勾践世家》:“范蠡遂去,自齐遗大夫种书曰:‘蜚鸟尽,良弓藏;狡兔死,走狗烹。越王为人长颈鸟喙,可与共患难,不可与共乐。子何不去?”

30、飞鸟依人 fēi niǎo yī rén

释义:飞鸟依人 依:依恋。飞来的小鸟依偎在人的身边。比喻依附权贵。亦比喻小孩、少女娇小柔顺,可亲可受的情态。

出处:宋·阙名《宋季三朝正要·二·理宗淳祐四年》:“今嵩之父死如路人,方经营内引,摇尾乞怜,作飞鸟依人之态。”

31、鸟为食亡 niǎo wéi shí wáng

释义:鸟为食亡 鸟儿为了吃食而死。比喻人为了名利而丧失生命

出处:清·无名氏《官场维新记》第13回:“‘人为财死,鸟为食亡。’当时袁伯珍听得这些话,便要从此发一宗洋财。”

32、鸟尽弓藏 niǎo jìn gōng cáng

释义:鸟尽弓藏 飞鸟打光了;弹弓也就藏起来不用了。比喻事情成功之后;原来借助的力量就被一脚踢开或加以消灭。

出处:三国 曹丕《煌煌京洛行》:“淮阴五刑,鸟得弓藏;保身全名,独有子房。”

33、鸟枪换炮 niǎo qiāng huàn pào

释义:鸟枪换炮 形容情况或条件有很大的好转。

出处:清 文康《儿女英雄传》第36回:“那个气好比烟袋换吹筒,吹筒换鸟枪,鸟枪换炮,越吹越壮了。”

34、鸟穷则啄 niǎo qióng zé zhuó

释义:鸟穷则啄 鸟陷于绝境就要反啄。比喻人走投无路就会冒险。

出处:《荀子·哀公》:“鸟穷则啄,兽穷则攫。”

35、鸟语花香 niǎo yǔ huā xiāng

释义:鸟语花香 鸟儿啼叫;花儿喷香;形容美好的景色。

出处:宋 吕本中《庵居》诗:“鸟语花香变夕阴,稍闲复恐病相寻。”

36、鸟集鳞萃 niǎo jí lín cuì

释义:鸟集鳞萃 鳞:鱼;萃:聚集。象鸟类或鱼类那样聚集在一起。形容聚集得很多。

出处:汉·张衡《西京赋》:“瓌货方至,鸟集鳞萃。”

37、鸟面鹄形 niǎo miàn hú xíng

释义:鸟面鹄形 形容由于饥饿而身体软弱,面容枯瘦。

出处:宋 司马光《资治通鉴 梁简文帝大宝元年》:“死者蔽野。富室无食,皆鸟面鹄形。”

38、鸟革翚飞 niǎo gé huī fēi

释义:鸟革翚飞 革:鸟张翅;翚:羽毛五彩的野鸡。如同鸟儿张开双翼,野鸡展翅飞翔一般。旧时形容宫室华丽。

出处:《诗·小雅·斯干》:“如鸟斯革,如翚斯飞。”

39、默不作声 mò bù zuò shēng

释义:默不作声 一句话也不说

出处:朱自清《不知道》:“固然他有时也可以‘默不作声’,有时也可以老实答道,‘不能奉告’或‘不便奉告’。”